冷空气持续,谁容易患高血压?这里如何防控!
2025-10-23 10:00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据气象信息显示,今年下半年以来最强冷空气持续影响我国,北方多地气温明显下降。随着天气变冷,昼夜温差拉大,寒冷很容易导致交感神经紊乱,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从而增加心血管系统的负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风险也随之增加。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主任医师张健介绍,某些类型的人更容易患高血压:有高血压家族史的患者比其他人高3至5倍比一般人群更有可能患上这种疾病;老年、老年患者逐渐出现动脉硬化,动脉调节能力下降,患高血压的可能性增加;长期吃高盐饮食的人,血容量会增加,血管压力也会升高;肥胖者,尤其是体重指数大于28的人,其脂肪组织会分泌过多的组织脂肪。血管紧张素原,从而增加血管张力和血压;长期承受压力的人,儿茶酚胺激素分泌过多,会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长期大量饮酒也是导致血压升高的因素;糖尿病和高血压是“同胞兄弟”,60%的糖尿病患者都会患有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夜间反复缺氧,导致交感神经持续紊乱,也会导致导致高血压。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基本信息显示,35岁及以上居民应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以便及早发现和治疗高血压。接受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必须遵照医嘱定期、长期服药,使血压达到正常范围。未经许可,他们不应停止服药。改善生活方式等非药物干预可以控制血压,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应长期遵循。所有高血压患者应将钠摄入量限制在每天 2 克(表中的钠摄入量为每天 5 克)。生活方式方面,国家卫健委建议合理膳食:健康饮食有助于控制高血压压力与心脑血管疾病。日常饮食中要遵循食物多样化、合理摄入,增加富含钾和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的摄入,增加粗粮、豆类等粗粮和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少吃甜食和含糖饮料。此外,运动还可以减少交感神经活动,缓解紧张情绪,减轻体重,降低血压。研究表明,长期中等强度运动可使血压降低5~7mmHg。建议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或骑自行车),每小时至少30分钟,每周5至7次。同时可适当进行训练(肌力)训练、柔韧性和伸展训练等。 (中国经济网记者 韩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