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收入增速逐季回升,财务运行总体平稳
2025-10-19 09:37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财政部10月17日发布的《日报曾锦华记者》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持续,财政收入持续回升,财政支出较好保证必要强度,对重点人群和重点领域的资金保障得到较好保障,财政运行总体平稳有序。主要税种表现突出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9万亿元,同比增长0.5%。从住宅来看,第一季度下降 1.1%;二季度由降转升,增长0.6%;三季度增长2.5%,增速提升明显tly。 “财政收入增速回升反映了当前经济运行总体稳中有进的态势。”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副主任唐龙生说。作为财政收入的主体,税收收入前三季度保持稳定增长,同比增长0.7%。从税种看,主要税种表现突出。国内增值税是最大的税种,综合反映工业、商业、服务业的经营情况。前三季度同比增长3.6%,高于公共预算一般收入增速3.1个百分点;企业所得税是第二大税种,同比增长0.8%,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非税收入增速回落,部分项目减少增加和减少。前三季度,全国非税收入同比下降0.4%,降幅比上半年收窄4.1个百分点。其中,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增长4%,主要是多渠道盘活地方财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租赁、出借收入增加;罚款和费用收入下降了 7%,而且自今年 3 月份以来,降幅逐月扩大。地方收入保持稳定,大部分地区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前三季度,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8%。分地区看,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除个别地区受煤炭等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影响外,其余27个地区保持正增长。同比增长6%。我国实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超前财政支出。唐龙生表示,今年以来,财政部门加强资源统筹,加大支出力度,优化支出结构。人力资源、科技等国家重点战略领域得到更好保护。统计显示,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81万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社会保障和劳动支出增长10%,教育支出增长5.4%,卫生支出增长4.7%,科技支出增长6.5%,节能环保支出增长8.8%,文化、旅游、体育和传媒支出增长4%。政府债券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唐龙生介绍,前三季度,专项地方政府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金融机构注入的特别国债(含往年结转)合计支出4.21万亿元。债券支付)。近年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同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每年四季度在当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包括一般债务限额和专项债务限额)的60%以内提前下达下一年度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财政部将在今年年初继续发布新的2026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财政部政府研究评估司司长李大伟表示。汇报SA条款工作进展情况,应办理相关手续立即落实,尽早下达指标,方便地方对接2026年预算编制,支持2026年一季度重大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在项目安排上,先行下达的指标指标重点支持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大战略和重大项目。 “我们将继续指导和鼓励各地加快项目储备准备,推进项目前期工作,指导专项债券项目‘自评自评’试点地区优化项目评估机制。”李大伟说道。支持当地减少卡拉马吉和救济。今年以来,我国洪水、地质灾害等频发,叠加台风影响,强降雨过程频繁、剧烈。蒲建鹏 D 部主任财政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司表示,财政部正着力从“建机制、强化保障、注重效率”三个方面,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立机制,突出一个“快”字。财政部正在会同应急管理、农业、水利、交通等部门,建立中央财政救灾资金快速拨付机制,开通资金拨付“绿色通道”。当国家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或集结响应时,财政部将立即通过该机制拨付资金,支持地方政府迅速组织应急救援、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强有力的保证,突出“正品”二字。中央救灾资金近350亿元到2025年拨付,有效满足救灾工作需要。截至目前,已累计拨款105亿元,用于帮助人民抗灾救灾、恢复生产生活。同时,保险机制充分发挥对减灾救灾的支撑作用,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城乡建筑灾害保险政策。农业保险政策也持续发力。截至今年,已累计支付超过2000万户小农户超过900亿元。注重效率,突出“准”字。在资金分配方面,我们将不断改进方法,力争更加科学、公平、准确;在资金使用方面,通过“线上+线下”的资金管理系统,全程支持救灾资金的发放、拨付和使用,密切监控当地落实情况,充分保障救灾资金的使用。充分了解资金使用影响,坚决防止截留、支出、挪用资金等违规行为。
(编者:徐子立)
中国经济网公告:股市信息来自合作媒体和机构。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需自行承担风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