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创业精神,推动行业新动能蓬勃成长
2025-11-08 09:50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新时代创业如何转型?如何培育和壮大产业新动能?近日,第八届中国企业论坛“弘扬创业精神培育产业新动能”平行论坛在京举行。与会嘉宾就创业精神培育、产业新动能培育等话题深入交流,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李兆前在致辞中表示,两个理念创业与产业新动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相互支撑、相互成就的共同体。培育产业新动能本身就是培育创业精神的一部分,新动能真正生根发芽也必须培育创业精神。他认为,“十五五”期间如何认识这一点,需要从几个方面考虑:一是准确把握形势;二是明确党中央的战略拓展;三是明确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李兆前表示,希望各位企业家找到一个共识论坛,链接资源,将论坛的思想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培育新动能。他也希望社会各界共同营造尊重企业家、关心企业家、促进企业家发展的良好环境。激发更多“敢于冒险、敢于尝试、敢为人先”的力量,共同推动新型产业发展蓬勃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活力。在主题报告会上,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宜安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蒋栋梁建议,关键时刻,民营企业要大动作。他强调,“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最可怕的不是变革本身,而是思维的本质。”民营企业必须从线性思维转变为结构性思维,用动态思维、循环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来思考问题。围绕“变革、颠覆、布局”三个关键词,蒋栋梁分享了民营企业如何通过“四个维度”实现高质量发展:赋予企业政治方向、发展能力、责任担当、文化内涵,为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北京零点有数数据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袁跃表示,“十五”时期是消费产业新革命爆发期,要驾驭新生产力,赋能消费产业新赛道,助力科技产业从投资周期向大利润周期转变。根据新消费产业的趋势特征和传统企业向新消费转型的路径,袁跃提出五点建议:一是拓展消费产业新赛道。产业链,从“制造”上升到“创造”,抓住产业基础价值;二是建立“技术雷达”,锁定下一代交互;“场景实验室”并使用“自我驱动”基准;四是打造“AI概念研发引擎”,实现aof创造需求驱动精准化;五是引领“产业生态”建设,争取顶层设计支持。隆达恒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杨红民表示,公司始终遵循“党的领导+文化强”的双核心,始终听党话、跟党走,把红色基因融入发展大背景;同时,以良好的传统文化维护企业管理,不仅倡导员工修身养性、立身立业,还将关爱理念融入到劳动和经营的各个环节,帮助降本增效,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王勇教授、博士生导师将进修党中央在讲话中强调,企业发展需要转变思想,用现代思维、辩证思维指导实践,避免出现“自己动了,方向错了”的现象。他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良好行为、利他精神等理念与企业家精神非常契合。通过党建引领和文化强化,可以为企业发展注入独特的精神动力,这是中国企业的独特优势。传统文化赋能创业。在圆桌讨论环节,四位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家分享了他们的亮眼农耕做法,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企业创新发展,体现了传统文化对于培育创业精神、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产业新动能。山西天元集团党总支书记、总经理毛红亮分享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实践。天元集团从2004年开始学习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引入传统文化中的善、义、行、智、信等理念,天元集团形成了独特的“四代文化”:一起学习充实自己的脑袋,撸起袖子努力充实自己的口袋,尊重下一代,关爱上一代,我的就是好家庭,关爱下一代。这一系列做法也促进了企业业绩的增长。近年来,天元集团相关企业年均增长超过20%,在家电销售领域占据当地80%的市场份额。广东新风风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曼辉谈公司从逆势增长的困境中转型。 2018年之前,企业面临人员流动、管理混乱等问题。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企业管理理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把员工视为“人力资源”转变为“家庭成员”。最终,公司成功摆脱困境,联姻,其出货量突破历史峰值水平。广州伟正金属部件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正明分享了他的创业历程以及企业文化转型的深刻变化。面对从广州搬迁到另一个城市的挑战,公司90%以上的员工选择了遵从,搬迁过程中几乎没有出现产能损失。此外,公司还通过走访145名员工家属,与员工建立了更深层次的情感联系。范丽芳 佛山Fasade 总监公司,分享了他从年营业额近10亿元的高管到全职慈善工作者的历程。他相信,业务运营走上正轨后,加入trAbaho公益事业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目前担任蓝州慈善基金会秘书长,致力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企业中的运用。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一级巡视员、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沉丽霞在闭幕致辞中指出,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如果是变革新产业、新产业崛起,离不开创业精神的推动。企业家始终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最活跃、最重要的群体。希望社会各界更加注重培育企业家精神,更加尊重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家精神形成汹涌澎湃的产业新动能,为实现中国特色现代化增添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