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主页 > 新闻中心 > 常见问题 >

“十五五”建议明确方向,为汽车产业发展奠定

2025-11-08 09:50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强原始创新和基础基础技术研究,推动现代技术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这不仅是国家发展的宏伟规划,也是汽车产业破浪前行的领航者,为转型升级、提质发展指明了方向。发展将推动中国汽车从“制造”向“智造”转变,实现从“跟随”到“研发”的历史性跨越。“十五”时期是汽车产业继续向新能源、智能化转型的攻坚关键时期。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是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关键。“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结构发展提供科学指导,汽车产业一定会好起来。通过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的应用,优化升级传统产业,提高其效率、质量和绿色水平,是保持核心产业稳定、实现平稳转型的基础,围绕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向前布局。新能源汽车及相关的下一代出行服务是推动产业升级、增添新动能、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必然选择。两者融合,可以共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从以制造业为中心向覆盖研发、设计、制造、服务、数据应用等全价值链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变。芯片级芯片、先进电动电池、智能驾驶系统、车载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的突破是决定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汽车工业必须把技术自立、自力更生作为战略支撑,集中优势力量实现关键技术突破,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不仅是保障安全稳定的迫切需要产业链供应链一体化,也是我国从“汽车强国”向“汽车强国”转型的关键标志。围绕核心技术的争夺战,将重塑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优势,为中国汽车产业立足全球产业格局奠定坚实的后盾。 “推动产业技术与创新深度融合”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明确路径。汽车已不再是传统的机械交通工具,而是融合了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诸多前沿技术的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汽车工业与能源技术的融合,驱动新能源汽车不断迭代,涵盖太阳能电池、氢燃料电池等不同技术路线;一体化信息技术加速车辆智能网联化进程,从辅助驾驶向高端自动驾驶迈进;与数字技术融合,通过数据链变革驱动研发、生产、销售、服务。这种深度融合催生了新的产品形态、商业模式和产业生态,为汽车行业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动力。 “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为汽车产业深度转型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宏观环境和基础支撑。数字中国建设为打造智能网联汽车提供了广阔的数据元市场和丰富的应用场景。强大的计算基础设施、高速的网络覆盖、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是智能网联汽车实现信息交互、处理和价值的要求车内和车外采矿。这些设施的完善,将有效缓解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焦虑,加速智能网联汽车的商业化进程,为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铺平道路。 “持续扩大制度开放”、“建设强大国内市场”等战略为中国汽车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十五五”的建议为中国汽车工业描绘了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图景,相关措施正在落实之中。近日,“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十大成果”发布,评分表明我国建立了系统、全面的智能网联汽车体系标准。与此同时,有关部门也在组织编制“十五五”规划《智能网联新型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以及支持创新技术、推动跨界融合、完善政策体系、深化开放合作的具体措施将逐步落实。未来,我国汽车产业将面临一条以创新为引擎、融合为路径、优化结构为方向、科技基础为支撑的变革之路。汽车产业必须抓住历史机遇,大胆自我反思,展现重大技术突破新成果,实现科技产业融合新成果,推动汽车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新优势,我国汽车工业才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相关推荐

  • 新闻中心

  • 联系我们

    +86-765-4321
    [email protected]
    +86-123-4567
    天朝天堂路99号